4月26日是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以下简称“审协河南中心”)在郑州举行知识产权开放日活动。
在活动现场,专利审查员熟练地打开系统,一步一步向众人展示一件专利从提出申请到完成审查的全过程。“神秘”的专利审查终于揭开面纱,参加活动的中小微企业代表纷纷上前交流。你一言我一语间,我省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为中小微企业排忧解困的生动做法不断涌现。
数据帮忙串起产业链
“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专利申请、授权量分别是698672件、395926件,是“十二五”期间的2.6倍、2.5倍。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112.1万件,比2015年增长近3倍,位居中部六省第一。
这些专利数据蕴藏着企业运行的万千气象,用好用活这些大数据,既能帮助宏观经济决策,也能为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解决燃眉之急,串起上下游产业链。
河南金凤牧业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自动化养殖设备的企业,主要零部件长期依靠从荷兰进口。去年,受疫情影响,进口受到限制,企业生产所需的一种关键零件库存告急。关键时刻,审协河南中心工作人员通过专利检索,找到了几十家能够生产该零件的企业。“我们立刻筛选,确定了产品匹配度最高的企业,并实现了长期合作。”该公司副总经理张元鸣说,“成本降低了40%左右。”
服务升级助企“走出去”
中小微企业甚至行业的创新领军企业,普遍缺乏专利分析、预警、评议、检索的能力,在项目布局、产品研发上稍有不慎就可能踏响“专利地雷”,引发知识产权纠纷。
我省选取200名专利审查员作为知识产权联络员派驻全省187家企业,开展专利导航、分析评议、侵权预警等知识产权服务,帮助企业避开竞争对手“跑马圈地”的专利布局,缩短新产品研发时间,帮助企业“走出去”。
几年前,河南新科隆电器有限公司计划在墨西哥投资生产一种空调冷凝器产品。在项目建成投产前夕,一份“产品存在落入美国企业专利保护范围巨大风险”的专利预警分析报告,让公司负责人惊出了一身冷汗。随后,该公司紧急调整技术路线,并将项目迁往欧洲进行生产。截至去年年底,该公司在欧洲已实现销售收入8500万元。
政策加码打出“组合拳”
近日,省知识产权局和省财政厅联合印发《河南省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助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推动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支持中小微企业承接专利技术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份方案创新提出,要推动各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政策落地,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指导各地研究出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扶持政策,探索建立财政资金引导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
“我们将继续落实专利转化运用激励机制,确保高校院所与中小微企业供需对接渠道更加顺畅,多角度为中小微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说。
河南日报记者孔学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