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提出,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向现代产业体系优势、内需规模优势向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优势转变,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长期以来,河南在交通区位、产业基础、内需规模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但随着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大规模深层次重构,先进生产要素加速流动、高效集聚,原有优势面临弱化甚至消失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省委提出实施优势再造战略,为巩固提升原有优势,培育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明确了方法路径,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河南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实施优势再造,将“优势”变“强势”,关键围绕“三个面”发力:在产出面上,推动产业基础优势转向现代产业体系优势,让“存量”生“增量”;在物流面上,推动交通区位优势转向枢纽经济优势,变“流量”为“留量”;在市场面上,推动内需规模优势转向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优势,化“体量”为“动量”。通过改变这三组“变量”,破解制造业高端供给不足、内需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等问题,实现由“大”到“强”的蝶变。
三组“变量”是优势再造的抓手,但三者之间都不是孤立的,是相互作用和相互支撑的关系。其中,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产业迭代升级是主导因素。枢纽优势的发挥,“链”协同力的增强,都需要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基础。就制造业这个压舱石来看,目前我省总体仍处于产业链前端、价值链低端,整体上创新能力弱、资源消耗大、“链主”企业不多、品牌影响力不强。这种以中低端为主的产品结构,很难适应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在双循环中发挥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区域枢纽功能还不是得心应手。
持续提升产业能级,是优势再造的重头戏。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关键是通过数字赋能、技术创新,提高传统产业的工艺技术,丰富产品功能,进而提升传统产业在价值链上的比重。同时,注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为此,全省规划开发区184个,区内工业增加值、利润、投资等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均超过60%。依托开发区培育形成19个千亿级、150个左右百亿级产业集群,其中郑州航空港、郑州经济技术等2个产业集聚区营业收入超千亿元。通过“强招商”,引进一批投资超50亿元乃至百亿元的产业项目。以项目为抓手,推动集群式发展,是提升产业链韧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新优势的务实举措。
经过多年奋斗,现代化河南建设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施优势再造战略,推动“三个转变”,是河南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赶超出彩的正确选择。(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全林)
标签: 中国这十年·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