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在你我身边,银行卡和手机卡可以乱借吗?不可以!
小心被诈骗分子利用,陷入“帮信”陷阱,沦为“帮信”工具人!
涉嫌“帮信罪”。关于“帮信罪”你了解多少?下面我们来看一则案例——
案情回顾:2022年12月16日,犯罪嫌疑人刘某在淘宝刷单群内看到一个银行卡转账返现的消息,添加微信后,因对方承诺给予好处费而心动,随后,刘某在手机搜索得知“跑分”“取钱”可能存在违法犯罪行为,但考虑可获得一定报酬,仍抱有侥幸心理,选择铤而走险。
刘某在5000元高额报酬的诱惑下,虽怀疑他人是利用自己的银行卡可能进行犯罪活动的情况,仍将其名下银行账户及绑定的手机卡、银行密码交予他人用于接受、转移犯罪所得钱款,造成大量网络诈骗资金通过其银行账户转出,刘某获得“好处费”5000元。
12月29日,受害人之一的尚某前往上蔡县公安局报案,该局于当日进行立案侦查。2023年3月14日,该案件被移送至上蔡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经审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刘某作案时不满十八周岁,系在校大学生,且是初犯、偶犯。3月30日,该院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
法条答疑
“帮信罪”的含义是什么?构成“帮信罪”会受到什么样的刑罚?
“帮信罪”全称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款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生活中哪些行为易构成“帮信罪”?
①收购、出售、出借“两卡”行为。即是指买卖和租赁银行卡、手机卡的行为。
“两卡”是指:手机卡,包括通信运营商、虚拟运营商的各类手机卡及物联网卡;银行卡,包括各商业银行的个人银行卡、单位银行账户及结算卡,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账户,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
②帮人刷单走流水这种行为能帮骗子把骗来的资金进行“洗白”,是构成“帮信罪”的常见行为之一。
③帮助犯罪分子拉微信群帮助骗子建群并最终导致诈骗成功的人,本质上已经成为犯罪成员,为贪图小利而害人害己。
④提供或操作“GOIP”“猫池”“多卡宝”等设备,为电诈团伙搭建远程“机房”。
⑤利用社交媒体账号等方式为电诈团伙推广引流。
⑥为网络犯罪分子制作、封装、维护非法软件。
⑦职业“码农”团伙依附非法平台疯狂“跑分”等。
被诈骗分子利用,还可能涉嫌哪些犯罪?
①拿着犯罪团伙的银行卡帮他们取钱,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②帮助犯罪团伙买卖银行卡,涉嫌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为什么在校大学生和刚毕业的群体更容易触犯“帮信罪”?
因为缺乏社会阅历,辨别是非能力弱,法律观念淡薄,容易被一些“卡头”忽悠,从而成为“工具人”。
因为没有收入来源,经不起金钱的诱惑,急于求成想挣快钱,容易被“卡头”们发布的兼职广告所诱惑,被电信网络犯罪不法分子的蓄意利用,发展成为“卡农”。
“帮信罪”有什么危害?
刘某虽然在这起案件中,根据法律规定被依法作出不起诉处理,不用面临牢狱之灾,但是耽误了学业、损失了面子、依法退回赃款。而且五年之内不得再办理该行银行卡。
构成“帮信罪”,可能会面临职业禁止、禁止令;还会有相关行政处罚;惩戒措施也不可避免,针对银行卡,会有信用惩戒、限制业务、严管账户等措施,不仅在一定时间内影响相关人员的贷款和信用卡申请,5年内还会被暂停相关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等;针对手机卡,则会在惩戒期内停止行为人的新入网业务,各基础运营商只保留1个手机号码。
近年来,网络犯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新型犯罪案件并不鲜见。检察官在此提醒所有人,尤其是未成年人和在校大学生等涉世未深的群体,千万不要贪蝇头小利,被高额利益引诱走向犯罪,要有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不要拿自己的青春和未来做赌注,做一些得不偿失的事情,自力更生,遵纪守法,要靠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去赢得未来。
不要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和各种三方支付、社交媒体账号,也不要购买。请注意保护好您的个人信息,发现“两卡”违法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通讯员:毕亚磊 实习生:李振星)
标签: 上蔡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