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秋,陕西省榆林市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民兵们向沙漠进军(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毛乌素治理:众志缚流沙 塞外展新颜
地处毛乌素沙漠的陕西省榆林市,历史上曾被无尽的风沙困扰,粮田被埋、房屋被压,许多人流离失所。为了改变命运,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对毛乌素沙漠展开大规模治理。如今,70年过去,这里数百万亩流动沙地披上绿装,曾被称为“驼城”的榆林再无风沙之苦,塞上风景已换新颜。
54位姑娘挺进沙漠 征服昔日不毛之地
榆林市榆阳区补浪河乡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新中国成立前,流沙越过长城,致使榆林城3次南迁。到了20世纪70年代,补浪河乡80%的土地被荒沙吞没。沙夺良田、沙进人退,许多群众迫于生计远走他乡。
为了征战沙漠,榆林全境吹响向“沙魔”宣战的冲锋号。54位平均年龄18岁的女民兵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扛起红旗,卸掉红装,换上军装,以“洒尽浑身千滴汗,誓叫沙海变绿洲”的豪情壮志,开始了搏战风沙的艰难历程。
“那时候,我们住着四处透风的柳笆庵,睡着一尺宽的小土炕,吃着沙蒿煮土豆,喝着黄沙拌泥水,每天高强度栽树16个小时,每把工具上都留下了血印子,一些年龄小的女孩子还落下尿床病。为了栽树,爱美的姑娘们还剃了光头。”女子民兵连第二任指导员席永翠回忆。
一次,姑娘们推着木轱辘小车,连续60天从20里外挖来了5000方黑土,垫出80亩育苗地。就在幼苗长到寸把高时,一场风沙将幼苗全部掩埋。擦干泪水的姑娘们用双手把沙子刨开,再一棵棵扶正。沙子磨破了手指,柠条戳烂了手掌,她们用战天斗地的精神,移走了2000多方黄沙,保住了所有幼苗。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女子民兵连数十位姑娘硬是在毛乌素沙漠南缘推平沙丘800余座,营造防风固沙林带33条,兴修引水渠25公里,打机井15眼,有效治理荒漠14225亩,初步遏制了沙害在补浪河乡肆虐的局面。
治沙大户敢为人先 誓把荒沙变绿洲
在毛乌素沙地腹地,一面国旗随风沙飘扬,身后是98岁治沙大户郭成旺的新家,也是方圆5公里唯一的住户。
1981年到1985年,榆林市为鼓励群众参与治沙事业,先后两次开放政策,允许个人承包荒沙荒地,提出“谁造林谁受益”的政策。当时有44万户农民承包荒地900多万亩,涌现出不少千亩、万亩造林治沙大户,郭成旺就是其中一员。
40多年前,郭成旺居住的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可谓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有时候一场风过,地里的庄稼全被埋了,村里人吃饭烧柴都很困难。”老人回忆说。
抱着强烈的求生欲——挡住风沙,有点柴烧,1985年,年过花甲的郭成旺承包了村子北边的4.5万亩沙地。“开始的那些年,风沙太大了,种下的树常常一晚上就给刮飞了。”但郭成旺并没有放弃,而是咬紧牙关,种了刮,刮了再种,慢慢地树木扎下根,逐渐长成林子。
郭成旺年纪大了,他的儿子、孙子接手继续种树。祖孙三代人,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将4.5万亩黄沙变成了林区。
老郭24岁的曾孙郭涛大学毕业不久,这个腼腆内敛的小伙子从小就对树木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坦言,将继承父辈的事业,继续扎根沙漠,用科学的方法植树造林。
星火代代传。在治沙大户的带动下,曾经一半面积为沙地的榆林市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森林覆盖率从0.9%提高到33%,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明沙已经难觅踪迹。
新生代科学治沙 踏入“沙海淘金”新征程
从20世纪50年代起,榆林治沙大致经历了飞播灌木、栽种乔木、引进常绿树种等3个阶段。“60年代,我们在全国首创飞播技术,经过试验推广,花棒、沙蒿等灌木播撒在600多亩沙地上。”陕西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长史社强说。
与飞播同时期推进的是,引进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樟子松,填补毛乌素沙漠缺少常绿树种的空白。治沙研究所正在引进彰武松、班克松、长白松等树种,探索不同树种的混交林,同时尝试与红松嫁接,向“松子”要经济效益。
“治沙大户”张应龙想法更大胆,他要“沙里淘金”,向沙子要效益,重构毛乌素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他的目标。
他利用毛乌素沙漠天然形成的“新月状”沙丘,试种葡萄、蓝靛果等经济作物;自建试验田,种植蓝莓、黑莓、沙地红枣等,希望沙区也能变成“瓜果之乡”。
4年前,张应龙引进了几十只被称为“澳洲鸵鸟”的鸸鹋,目前这些鸟类已安居繁育成功。他准备将来把鸸鹋“家族”放养在初步进行生态修复的毛乌素沙漠中,以实现“动植物生态圈”的重建。
“鸸鹋放到林地里,不仅能除草除虫,还能减轻防火压力,成为沙漠生态实现自我修复、自我循环的重要一环。”张应龙说。
从治沙到用沙,中国治沙行动得到国际肯定。不久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报告表示,中国植被的增加量,占到过去17年全球植被总增量的25%以上,位居全球首位,中国植树造林贡献最大。记者姜辰蓉 李华 刘潇
陕西省榆林市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连长席彩娥(左一)在治沙连展览馆给前来参观的访客进行讲解(6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陕西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年逾九旬的郭成旺老人看着新栽种的樟子松(4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春日里,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的村民从苗圃里挖出樟子松准备到沙地种植(4月5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春日里,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的村民在栽种樟子松树苗(4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春日里,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毛团村的村民在分装樟子松树苗准备种植(4月4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治沙实验林场里查看新引进的彰武松的生长情况(6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工作人员在陕西省治沙研究所治沙实验林场里为油用牡丹除草(6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6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河滨公园。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6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沙河公园。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