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濮阳市积极探索农村供水新思路,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提档升级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科学谋划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市场化、水源地表化、城乡一体化。2019年,清丰县、南乐县实现全域共饮丹江水;2020年,全市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濮阳的典型经验做法,11月份受到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通报表扬。
引远水、解近渴,解决水源问题。我市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建设了南水北调引水及配套工程,将700公里外的丹江水引入清丰、南乐两县,供向千家万户。截至2019年年底,两县118万农村居民全部吃上了优质甘甜的丹江水,农村供水安全保障率达到100%,结束了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今年又推进实施了濮阳县、范县、台前县丹江水进农村工程,计划2021年全市全域覆盖,率先实现省辖市农村供水“四化”目标。
慢还款、快见效,解决资金问题。我市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通过贷款、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分期还款,实现长期投入、集中建设、迅速见效。清丰县农村供水工程总投资3.85亿元,财政投入1.53亿元,贷款2.32亿元,分28年偿还,政府每年支付3050万元。全县74万群众仅用两年时间,就吃上了优质丹江水。
一主导、两合作,解决建管问题。我市切实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建设和管护之间的关系,探索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社会参与的新模式。市、县政府定期对城乡供水运营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实现了政府职能由“投建管”向“强监管”转变。通过公开招投标,选定优质企业作为社会资本方,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合作成立项目公司,作为项目法人实施建设与运营,有效解决了过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政府建、政府管、重建轻管、难以持续等弊端。
小投入、大收益,解决民生问题。我市运用市场机制,撬动社会资金投入,减轻财政压力,实现了“四两拨千斤”。清丰县投入3.85亿元,加上原有供水管网2.27亿元资产的保值增值,28年后政府可得到6.12亿元固定资产。此外,通过水源置换,减少了地下水开采,地下水位上升0.1至0.2米,保护了水生态,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面临的水质不优、水量不足等民生问题,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多措施、保长远,解决持续问题。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由一家专业化企业统一建设运营城乡供水体系,将城市供水管理经验推广辐射到农村,提升乡村供水服务水平。通过统筹城乡供水,建管合一,降低成本,精简人员,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实现供水规模效益。城乡供水收支在企业内部整体核算,以城补乡、以城带乡,加之政府对项目建设与运营成本给予适当补贴,使企业保本有利、健康运行,达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长周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