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也叫做“骑术”,在中国古代又称为“御”,为六艺之一。中国最早发明骑术的是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古代中原地区调教马匹和驾驭马车在商、周时期也已经出现。
对于历史中马背上的角逐,大家比较熟悉的是“田忌赛马”的故事”。春秋时期赛马已十分盛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就记述了孙膑帮助田忌赛马取胜的故事:齐威王与大臣田忌约定赛马,两人各出上、中、下三个等级的马进行比赛,比赛时,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结果田忌三战三败。后来军事家孙膑出了个主意,比赛时调整了一下马匹的出场顺序,让田忌以上等马对中等马,以中等马对下等马,以下等马对上等马,比赛结果是一败两胜,总评获胜。“田忌赛马”的故事在我国流传极广。虽然当时的赛马只是诸侯贵族赌博取乐的活动,但说明当时的人们在驾驭马匹方面已经有了较高的技术。
马术在素有“马背民族”美称的蒙古族中尤为盛行,爱马和善骑是蒙古族的传统,由于爱马,草原上还形成了一些关于马的节日,如马奶节、打马鬃节等。赛马是蒙古族在游牧生活中形成的传统体育项目,代代流传至今。如今的草原,每逢喜庆节日时,牧民们也会通过举行赛马比赛来庆祝。不仅是在内蒙古,马术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也极为盛行,是我国众多民族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在1986年举行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马术首次被列为比赛项目,包括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击、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等项目。按照比赛规定,比赛用马必须是在中国出生的非英纯血马和非阿拉伯马。
场地及器材
走马:
走马比赛的场地通常为1000米的椭圆形跑道。跑道必须平坦,土质不宜过松,无碎石、沙丘。
跑道宽度为15~25米,跑道外沿设有高1.5米的木(铁)栏杆,跑道里沿设有高1米的固定栏杆。跑道里沿栏杆支柱必须向跑道外侧倾斜,与地面约成60°~70°角。
在赛马场跑道内沿每隔20米插一面旗,颜色依次为白、红、蓝、黄、绿旗各10面,规格80厘米×30厘米。
速度赛马:
速度赛马的比赛场地应是平坦的自然草地、人工草坪或三合土场地椭圆形马场,赛道一周长1200米,比赛时马匹以顺时针方向跑动。
跑马射击:
平坦的自然草地、人工草坪或三合土场地。呈长方形,长250米、宽50米。主跑道长100米、宽1.5米,起点距场地一端为25米,主跑道的一侧距场地一侧边线为10米。
比赛用枪为56式军用半自动步枪,子弹为军用56半自动空弹。比赛用枪、弹由承办单位提供。
靶架:高2米,宽0.5米。靶标设置于跑道左侧,离主跑道边沿1.5米~3米处。
气球:直径为25公分的彩色气球。气球网:用于固定气球(4个),为铁丝编织。
第一靶位距起跑线距离为35米;第二靶位距第一靶位35米。
终点线设在超过第二靶位的30米处。旗帜:红、绿色三角旗各2面(尺码:长50厘米,宽30厘米)。
跑马射箭:
平坦的天然草地、人工草坪或三合土跑道。呈长方形,长250米,宽50米。主跑道:长110米,宽1.5米,起点距场地一端为20米,主跑道的一侧距场地一侧边线为10米。
在场地四角和场地边线上插若干面红色标志旗,以示观众止步。射箭方向(靶后方)100米之内不得有观众。
弓箭:弓箭为竹或木制品,不得使用金属弓、塑料弓、合金弓和玻璃钢弓。
靶标:比赛用彩色环靶,由红、黄、蓝三色组成。环靶中心为半径7.5厘米的红色;中环为半径17.5厘米的黄色;外环为半径27.5厘米的蓝色。靶标中心距地面高1.5米。
靶架:高2米、宽1.5米、用以支撑箭靶,靶架的制作材料为松木。
靶垫:靶垫为正方形,边长1.5米,厚15厘米。制作材料为稻草、青稞秸秆、麻包或麻线等。
靶标设置:在主跑道的左侧(即骑马前进方向的左侧位置),距主跑道垂直距离1.5~3米。第一靶标距起跑线50米。第二个靶标距第一靶标50米。
终点线设在第二个靶标之后的10米处。
跑马拾哈达:
平坦的天然草地、人工草坪或三合土跑道。呈长方形,长250米,宽50米。
主跑道:连接场地两条端线的中点画一条直线,并以此为基准,设一条宽度为1.5米的主跑道。 在场地四角和边线上插若干面红色标志旗,以示观众止步。
在主跑道两侧各设置一个摆放哈达的区段。主跑道左边的为左置哈达区段,主跑道右边的为右置哈达区段(简称左区段和右区段)。左区段摆放10条蓝色哈达;右区段摆放10条白色哈达。
起跑线距第一条哈达的距离为20米。终点线距最后一条哈达的距离为10米。每条哈达之间的距离为2米。(来源: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官网)
新闻热线/内容合作/媒体支持:0371-56279388
商务(广告)合作:0371-56279366
联系邮箱:7983347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