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业,人才为先。立足“十四五”开局,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比以往更为迫切,对创新人才是我需求也比以往更加强烈,各大高校立足于历史发展新起点,亟需摒弃过时教学思路,力行教育体制改革,运行好“创新人才培养”这条主“程序”。
一是搭建培育总“框架”,创新教育模式。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能够全面发展的人才。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对已有知识的继承,更是对新知识领域的开拓。因此,适应新时代、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育体制尤为关键,无论是制定还是完善都应汲取广大高校师生、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要新,更要全和精。
二是连好科研各“接口”,促进学科融合。提到创新,离不开科研。高校除了利用自身的师资为学生答疑解惑,更应为学生搭建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更广泛的平台。首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在结合课堂教学基础之上,以竞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其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会,增加和国际国内知名专家的互动交流,从而不断拓展学术视野。同时,教师申请的科研项目,要努力将更多的学生纳入其中,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勤于动手,提升科研创新素质。
三是用好实践新“算法”,推动自主学习。创新人才的培养最终目的是驱动发展,这就需要加强学生的实习锻炼、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实践不断遍历所学知识,也能形成学习正反馈闭环,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要促进产学研相结合,营造多学多做的实践氛围,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做好创新人才培养,是国之大计,将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带来质的飞跃。(贡圣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