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站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上海交大打造“人才高峰” 推动“双一流”建设

2018-06-20 14:23:44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阶梯成长”:打造青年人才的事业发展空间

吸引人才并不难,难的是知人善用,让人才在交大的舞台上充分施展才华;难的是打造平台,助力有潜力的青年学者快速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学科领军人才。

学校出台《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青年教师的国际化培养和培训,拓宽科研资助范围,并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教师培养支持体系,先后实施了“新进青年教师启动计划”和“特别研究员支持计划”,对新进青年教师进行资助,为他们提供了科研启动经费和生活津贴,帮助他们尽快启动和开展科研工作;“优秀博士毕业生海外博士后储备计划”“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为青年人才拓宽视野、提升能力提供良好的发展阶梯和平台;实施了“晨星学者奖励计划”,资助在科学研究领域崭露头角的年轻人和优秀青年教师;学校同时对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项目、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青年长江的优秀青年教师加大了资助力度。营造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激励和帮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对于刚从海外回国的年轻学者来说,“长聘教轨岗位”不仅仅意味着充足的科研启动费、也意味着进入了学术生涯的轨道:进入对接世界一流大学标准的长聘教职体系,与世界一流大学终身教职教师同台竞技。

“入校前六年对于青年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学校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文化氛围和保障条件,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适应国内环境。”青年教师丁显廷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毕业后,2013年1月进入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任长聘教轨副教授,目前他已经成为中组部顶尖千人计划何志明院士牵头的上海交大个性化医学研究院团队研究骨干。在近期上海交大签订的几份长聘教轨合同中明确标出:第一个三年聘期之内淡化考核、教学工作量减半,这给刚回国的年轻学者充足的时间适应国内环境,也有利于他们梳理前期积累的学术成果,凝练今后的研究方向;第六年为长聘教轨综合评估期,期间将根据青年学者的教学科研情况分析得失,为最后“冲刺”长聘教职助力。丁显廷目前作为国家科技部十二五“新药创制重大专项”项目负责人,以及美国比尔·盖茨基金会“肺结核和艾滋病组合药物的临床研发”专项在中国地区主要负责人,正和团队成员一起奋斗着。丁显廷表示,在重大项目的申报过程中,学院的资深教授给予了很多支持。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曹亚南,完全没有海外经历,是在交大医学院和瑞金医院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土博士”,在上海交通大学“晨星”计划和“高峰高原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他获得了快速成长:作为80后的他已经获得了国家优青基金、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教育部青年长江计划支持,曹亚南所在附属瑞金医院内分泌科和上海市内分泌肿瘤重点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发现了一种基因热点突变与肾上腺皮质腺瘤发生密切相关,并且发现了两种基因突变与其他亚型的关联,为肾上腺皮质肿瘤及库欣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他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杂志发表了研究成果,成为本土人才国际化的标志性人物。

从2007年以来的十年,共有168人入选青年千人计划,63人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5人入选青年拔尖人才计划,1616人次获得学校晨星计划支持。;2007年以来,新增长聘教轨副教授、助理教授375人,优秀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坚持的人才储备。

2017年世界华人文明交流经典案例征集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新闻热线/内容合作/媒体支持:0371-56279388
商务(广告)合作:0371-56279366
联系邮箱:798334716@qq.com

中华网简介| 河南频道简介| 广告投放| 联系我们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236413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