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9月7日,胎龄24周、出生体重只有720克和730克的超早产双胞胎姐妹平平和安安先后顺利出院,刷新了首都儿科研究所救治成功的最低出生孕周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纪录。
巴掌大小的姐妹花
今年5月20号,首儿所新生儿内科的转运电话又响起来,北京妇产医院的一对双胞胎姐妹在妈妈肚子里仅呆了24周就迫不及待的出生了,姐姐出生时体重730克,妹妹体重只有720克。
“超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这预示着这对双胞胎接下来将有多重难关需要度过”,新生儿内科主任王亚娟表示,这不仅仅是宝宝的闯关之旅,也是对我们医护人员的艰难挑战。
转运工作开始前,转运团队就与妇产医院的医生进行沟通,为转运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姐妹俩娩出后,立即进行了保暖、气管插管、开放静脉通路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将她们安全平稳地转运到了首儿所新生儿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看着身体只有成人手掌大小,全身皮肤呈透明胶冻状的早产宝宝,医护人员都明白,接下来要打一场“硬仗”。
胎龄仅有24周的宝宝,各个器官都发育极度不成熟。皮肤薄如蝉翼,轻微的触碰都可能造成皮肤的破损;血管细如发丝,静脉通道建立艰难;脑组织结构简单,脑血管壁仅单细胞排列而成,极易发生颅内出血;肺部肺泡及肺微血管几乎未发育,无法支持呼吸;动脉导管几乎不能自然闭合,影响心肺发育及功能;胃肠功能严重缺陷,难以开始正常喂养;过早离开母体,各类已知未知的物质缺乏如激素、免疫因子等,这一系列问题都会导致宝宝的高死亡率。
110天的闯关之旅
王亚娟主任第一时间成立了救治小组,制定详细的评估方案和诊疗计划,安排技术水平最好的医护人员对姐妹俩进行全面救治和护理,严格进行皮肤、体温、呼吸道、消化道等系统的个体化管理,药物剂量和液体量要按克计算。
呼吸,是她们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医生第一时间给她们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靠药物帮助促进肺泡生长,尽快让肺发育成熟。在呼吸系统发育完善前,她们的呼吸只能完全依赖呼吸机,而呼吸机参数的调节需要医生严密的观察,时刻根据宝宝的血氧及肺部病变情况进行调整,不然很容易出现低氧、气胸等。
除了呼吸,超早产儿的喂养也是一大难题。因为消化系统发育的不成熟,极易发生喂养不耐受、消化道感染、消化道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严重甚至可能致死的并发症。在可以进行肠道喂养前,需要技术精湛的护士保证宝宝能够通过静脉输液获取生长发育必须的能量和营养元素。但是,姐妹俩的血管比输液的管路更细,这对护士放置留置针的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护士长刘树静、助理护士长郭立涛带领护理骨干,在整个诊疗过程中保证静脉通路开放,让每一剂药物都能顺利输入宝宝体内。
母乳是早产儿最好的药物,可以帮助尽快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促进胃肠消化功能的发育,引起肠道过敏的几率也是最小的。为此,护士长第一时间联系到姐妹俩的妈妈,安抚她的情绪,指导如何正确留存母乳。在姐妹俩不能正常进食前,护士把珍贵的初乳涂抹在她们的口腔中,虽然不能通过母乳摄取足够的营养,但是对于消化系统的发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微量母乳涂抹口腔,到正常进食不需要静脉营养支持,医护人员们付出了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像妈妈一样慢慢教会这两个小宝贝怎样一口一口的吃奶。
或许是感受到了爸爸妈妈的期盼,医护叔叔阿姨的鼓舞,这对姐妹花展现出了超强的生命力,经过110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顺利度过了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等,终于回家和爸爸妈妈相聚了。
首儿所新生儿内科的医护人员怀着医者的仁心和对生命的敬畏,把每名患儿当成自己的孩子,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技术实力的同时,为患儿和家属提供了个体化、高质量的就医体验。此次24周超早产双胞胎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新生儿内科畅通的转运绿色通道、病房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以及多年来积累的早产儿救治经验,标志着首儿所超早产儿的救治能力进一步提高。(樊子川 李驰 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