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已至,北方地区天气逐渐转凉,换季时节是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结合近期广大基层临床诊疗的需求和疫情防控形势,为提升基层卫生人员和县域及城市社区的全科医生呼吸道疾病诊治水平,由中国农卫协主办的“健康中国,赋能县域”公益项目组织发起、络病大讲堂支持,联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医堂平台,共同推出《常见呼吸道疾病规范化诊疗》基层医师技能提升系列培训正式启动。
在8月26日首期讲座中,活动聚焦“发热患者的规范化诊疗”,邀请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冯淬灵教授在线开讲。冯教授就发热定义与发病机制、病因与分类、中医药对发热的辨证论治、中成药的合理使用等要点进行了集中剖析。
明晰发热定义与发病机制,规避西药叠加使用副作用风险
对于发热的定义与发病机制,冯淬灵教授讲解道:“发热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是致热源作用于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发热的原因主要分为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不明原因发热。”发病机制主要有致热源发热、非致热源发热。而鉴别发热总体应把握两个要点:第一,把握一些常见病的特征表现,例如,心内膜炎的心脏杂音,肝囊肿的肝区肿痛叩痛等。第二,注意发现“定位”线索,对可疑诊断作初步分类。对于诊疗步骤,冯淬灵教授归纳为首先采集病史与体格检查,进而稳定生命体征,对症治疗,之后开展病因治疗。
针对药品的选择,冯教授强调,常用治疗普通感冒的西药都是采用对症治疗的治法,如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减少充血药、镇咳药等。但两种或多种药物的叠加使用,对于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易产生明显副作用,如肝脏损伤、脱水等。
中医辨证论治显优势,中成药效果良好获临床广泛推荐
除西药外,在外感温病的治疗中,中医药具备辨证论治的优势。冯教授介绍,针对发热特点,中医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外感发热的特点多为高热、常伴恶寒、发热持续,其伴随症状多为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等,其病程急骤;内伤发热的特点多为低热、发热发无定时,其病程缓慢。
在外感发热中,针对感冒又可分为风寒与风热感冒。风寒感冒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疼痛,鼻塞流清涕为症状,治则采用“辛凉解表”,常用方剂如麻黄汤;风热感冒的症状多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面赤,咽痛,咳嗽等,以“辛凉解表”为治则,可用方剂如银翘散,桑菊饮。
冯教授强调,中成药的使用一定要辨证论治。对于风热感冒,临床上常用药有连花清瘟颗粒(胶囊),金花清感等,同时连花清瘟颗粒(胶囊)也常用于时行感冒,如季节性流感等。冯教授特别指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外感温病及瘟疫传变的规律及治疗,其组方以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为主,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证用大黄经验。麻杏石甘汤,宣肺泄热、止咳平喘;银翘散,清瘟解毒、辛凉宣肺。大黄清泄肺热,截断病势。
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连花清瘟作为中医药抗疫的代表,以其确切的疗效与确切的科学研究证据,得到了广泛认可。冯教授在直播中对连花清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的作用机制和相关研究进行了单独讲解。
冯教授指出,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连花清瘟胶囊口服14天可显著提高新冠肺炎发热、乏力、咳嗽等临床症状的改善率,明显改善肺部影像学病变,缩短症状的持续时间,遏制新冠病情恶化。
作为国家医保品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产品,连花清瘟从2003年进入市场至今,已连续27次被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列入防治甲流、乙流、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等传染性疾病的诊疗方案用药,在这十几年我国发生的病毒传染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防治作用。
此次《常见呼吸道疾病规范化诊疗》讲座,作为“健康中国,赋能县域”项目的首场培训,吸引了全国广大基层医师的参与和互动。据了解,作为面向县域和乡村医疗体系的全国性公益项目,“健康中国,赋能县域”项目组将在未来三年里,通过多种形式和主题的技能提升系列培训,持续聚焦县域医疗发展,为县域综合医疗水平与县域及乡村卫生人才能力的综合提升,提供切实可行的支持,为县域及乡村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